从广州车展看2023年中国车市:外资品牌的冰火两重天

12月30日,广州在经历了新一轮的冷空气后,当日早上气温降到10度以下。在冷空气的笼罩以及疫情阴霾下,羊城平添了几许冷清,地铁以及大街上也未现往日的拥挤。

同样冷清的还有今年“迟到”的广州车展。

此前裹挟着疫情封控等众多不确定性,广州车展宣布延期,如今在仓促的复展节奏下,显然也未能给车企太多的准备时间。

一方面,大批主流车企缺席车展,参展品牌数量远不及往年,据不完全统计,本届车展首发车型20余款,相较于去年的54辆首发车还不足一半,重磅车型更是寥寥数款。

另一方面,同样的不确定性也打乱了参展车企的传播节奏,开幕前阿尔特汽车展台意外起火,深蓝S7、坦克700纷纷爽约车展、雷克萨斯等展台变身卖车现场……

不可否认,本次车展的规模、参展人数都比不上往年,然而全观车展现场,本次车展也有些许看点,在冷清之下,部分车企的展台甚至更显燥热。

波折的广州车展在某种程度上重演了2022年跌宕的汽车市场,不过作为跨年之际重启的国际A级车展,广州车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开启2023年的中国车市,告别过去、预演未来。

自主品牌持续「上攻」

车展开幕当天,在A馆和D馆中来回穿梭,可以明显看出参展人流的倾向性——自主品牌的展台更为热闹。

热闹的标志,一是本届车展上众多自主品牌车型的首发亮相,诸如集度ROBO-02、埃安Hyper GT以及合创V09等数款新品在现场欢呼声中悉数登场;二是市场对于自主品牌的关注度,本届车展现场,比亚迪、魏牌等自主品牌展台引得来者纷纷驻足。

把视野放大至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早已是锋芒毕露。

近几年来,在新造车的引领以及传统厂商奋起直追之下,自主车企整体表现强势,市场份额更是一路攀升,2022年中国自主车型的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50%,大幅吞噬着原有的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

在抢占国内市场之外,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品牌也开始走出国门,抢滩海外市场,出海热潮甚至辐射至欧洲等发达汽车市场。

然而,如何实现品牌向上发展,是自主品牌企业一直面临的难题。

近几年来,背靠传统车企的自主品牌企业借由转型大潮不断扩展着自己的产品边界,推动品牌升级,中国品牌的价格也由过去整体在10万元以下上探至40万元以上区间。

在进攻高端品牌市场的进程中,自主品牌牟足了干劲。

本次车展期间,广汽埃安发布了全新轿跑概念车Hyper GT,Hyper GT是埃安高端品牌Hyper昊铂发布的第二款新车,目标也十分明确:对标特斯拉Model 3,冲击百万级豪车。新车最大亮点在于风阻系数为0.19Cd(全球量产车最低风阻)以及开门角度呈43度的蝴蝶门。

集度首发了第二款轿车ROBO-02以及ROBO-01的正式亮相,新车继承了百度的优势,在智能化方面的打造下了不少功夫,ROBO-01首发 8295 芯片,具备高速、城市、泊车“三域融合”的高阶智能驾驶能力。

集度和埃安之外,智己、岚图、极氪等多家车企也都在本次车展中发布了高端新能源品牌。

诚然,无论是本次车展或是2022年的中国车市,公众都将更多注意力转移到了自主品牌之上。

合资品牌大刷存在感

跟自主品牌的“喧闹”不同,处于D区的合资品牌展台却少得行者青睐。

在新能源市场后知后觉的合资品牌,不管是在本次车展上或是在中国车市上的处境都较为尴尬。

此前,或是对于“燃油车霸主”地位的留恋,又或是对于新能源发展的意识不足,总之,在自主品牌朝着电动化迅猛奔进的进程中,一直鲜见合资品牌的身影。本次车展期间,销售们也依然把销售重心放在燃油车上。

当新能源汽车风起,合资品牌曾经的品牌优势、产品优势、销量优势也随之消弭,在新的市场变化下,没有摸准国内消费者的需求的合资品牌从高位跌落,有的被边缘化,有的遭市场淘汰。

近几年来,美系、韩系以及欧洲的法国、意大利汽车品牌在中国车市经历着销量和份额的双降,今年,广汽讴歌、广汽菲克等品牌纷纷宣告折戟沙场。

中国车市的变化正倒逼着合资品牌做出新的决断。思索之间,更多合资车企开始转变思路,加码布局新能源或智能网联领域。

包括福特、大众、丰田、宝马在内的多家跨国车企都先后宣布,将以成立新公司或是建设新工厂等方式,在中国市场专注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电池等新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制造。

反映到车展上,合资品牌确实不如此前声势浩大,但向电动化方向转变的苗头已悄然燃起,不少合资车企都把电动车型作为展台亮点。

诸如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和通用等都带来了旗下纯电车型;东风日产等品牌也在本次车展上宣告加速电动化战略转型;在大众合资品牌展台上,大众纯电ID. AERO概念车首次亮相,另据销售人员介绍,本次展出的车型中,燃油车和电动车的车型数量比例接近1:1。

如今,合资品牌若想继续留在中国市场,必须向内提升电动化产品竞争力,向外应对特斯拉和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压制。

很显然,在汽车市场上找寻流量,对于合资品牌提升销量或破局十分关键。

混动车型从「过渡」到「主流」

本次车展上,除了新车型的争奇斗艳,氢燃料电池技术、纯电力技术和混合动力技术等不同新能源技术路线也有了同台竞技的机会。

纵观整个车展,混动车型数量的增长成为最明显的趋势。

比亚迪带来了混动新产品护卫舰07,并且宣布旗下军舰系列将专攻混动市场;魏牌发布了首款旗舰六座中大型SUV,新车也将搭载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广汽传祺携影酷混动版、影豹混动版、M8宗师双擎版与全新第二代GS8双擎混动版四款车型亮相,完成了轿车、SUV、MPV全产品线的混动化覆盖。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范畴中,混动汽车包含插电混动和增程式两种。

其中,前者所占市场份额最高,代表车型有别克veltte6、雷凌phev、比亚迪宋max等;后者在市场上争议最大,代表车型有理想汽车等。

相较于纯电车型,混动汽车无论是在市场上还是行业内,都并不那么受人待见,此前一直被视为纯电车的过渡,直至2021年,情况才有了转变。

自 2021 年以来,得益于技术的提升和双积分等政策的扶植,我国混动汽车渗透率和销量不断提升,混动车型也日渐摆脱「过渡产品」的标签,俨有成为「主流」的趋势。

放大至整个中国车市来看,几乎所有的主流自主品牌都在混动领域进行了布局。

先前就有业内人士向新智驾表示,“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不是纯电车,而是混动车,目前纯电车的渗透率只有20%左右,在未来80%市场份额将会由混动车占领”

其坦言,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一方面,是基于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家电网的承载力以及用户对长续航的需求考虑,纯电车要想在渗透率上实现量级的突破,需要物理革命;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的正式取消,纯电车成本将进一步上调,混动车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有成本优势。

时间回到当下,如今的新能源市场上,混动汽车正在迎来销量爆发的开始。

从广州车展看2023年中国车市:外资品牌的冰火两重天

外资品牌的冰火两重天

在汽车市场,特斯拉向来自带流量,在车展开幕当日亦是如此。

本次广州车展特斯拉带来新款Model S/X Plaid,不管是正式开幕之前的预热还是车展当日,新款Model S/X Plaid都成为关注的焦点。

开幕当日直到下午,特斯拉的展台被前来体验的人团团围住,跟同一展馆内的远航汽车、睿蓝汽车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

展台工作人员向新智驾表示,这样的“热闹”场面其实在意料之中,不管是本次车展还是平日门店,体验或询问购车事宜的人都不在少数。

然而,特斯拉之外,其它外资品牌在本次车展并没有太大的动作。

在传统BBA厂商中,奔驰缺席,宝马带来的新车是此前已经上市的全新宝马M2,奥迪仅带来奥迪A6 Avant e-tron概念车和奥迪RS e-tron GT。

总的来看,外资品牌的风头似乎并没有如此前强盛,像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吸引行者驻足往往是比亚迪、长城等中国车企的展台。

一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由于巨大的市场存量和想象空间吸引着一众外资和合资品牌,对于任何一家车企而言,中国市场都不可放弃。

随着国内自主品牌的崛起和外资品牌日渐式微,外资车企也开始频繁表达着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渴望。

近年来,外资车企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动作频频。

前有丰田在中国开展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后有宝马斥资百亿扩建沈阳生产基地,除此之外,大众和国内自动驾驶公司地平线达成合作,布局汽车智能化相关技术。

当下更有活力的中国车市,对于外资车企而言有着更强的吸引力,同时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存量竞争。

当下正值新能源汽车补贴正式取消,疫情后汽车工业的疲软,此时举办的广州车展承担了车市风向标的任务,然而,车展外才是真正的战场,车展后迎接任何一家车企的都将会是一场腥风血雨。

 

出处:雷峰网  作者:黄丽婷

(0)
上一篇 2023 年 1 月 6 日 上午 8:18
下一篇 2023 年 1 月 6 日 上午 8:20

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related_news" in C:\wwwroot\shibo\wp-content\themes\justnews_6.11.3\single.php on line 169

相关文章

  • 私人定制腊八粥

    本月27日就是农历的腊月初八了,超市里都在卖装在小袋子里的腊八米。这种预先调配出来的腊八米虽然方便了,但是不适合有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人员的家庭。既能享用腊八粥的美味,又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腊八粥食材也需要私人定制。 怎样私人定制腊八粥呢? 上班族及老年人的腊八粥里不可缺少莲子、花生、核桃仁和红枣。莲子有养心安神的功效,经常食用可健脑、增强记忆力、…

    2015 年 1 月 27 日
  • 恋爱谈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结婚了?

    作者:摆渡人 都说25岁是个分水岭,过了这个年龄人的身体机能发展到顶峰后,便开始走下坡路,年轻时隔三差五嗨一整夜不睡觉的花样作法也玩不动了。此时人的心理也成熟到一定程度,适宜结婚生子。 25岁人们开始加快步入相亲的步伐,看着别人一个又一个的早早交了卷,生怕自己在铃声响起那刻还是没有答完这张感情的试卷,时间越久,题答的就越慌张潦草。然后26岁一过,身边几天没联…

    2016 年 10 月 4 日
  • 微信朋友圈首批广告上线 网友晒宝马广告“炫富”

    几天前还在测试的微信朋友圈广告终于有了正式的商业化版本。25日,微信朋友圈首批三条广告上线。这简简单单的三条广告引爆了整个微信朋友圈——关于这三条广告,朋友圈里讨论最热烈的并非广告内容和产品本身,而是哪些人看到了哪些广告。25日出现在朋友圈中的三条广告分别来自可口可乐、Vivo智能手机和宝马汽车。以上三条广告并非同时显示,而是分别在不同用户的手机中显示出不同…

    2015 年 1 月 26 日
  • 朋友圈发牢骚被辞 获赔2万元

    在自己的朋友圈内发微信表达心情,却被老板误解为对工作不满,从而被辞退。记者日前获悉,遭单位辞退的李女士将获得单位经济赔偿金等2万余元。据了解,该案为北京首例以微信方式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案。李女士在北京市东方美时代女子美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美公司)做库管。她称,2013年6月4日,她因家事烦闷,在微信朋友圈发了篇表达当时心情的文字,被公司老总误解为因工作而发…

    2015 年 1 月 8 日
  • 一部大成本的电影是如何支配上亿元的资金的?

    作者:李相宇 电影的制作,主要分为筹备阶段,拍摄阶段,后期制作阶段。所以,若不计算宣传发行阶段的投入,仅考虑制作的话,这一个亿的资金分别是花在这三个阶段的。 在研究怎么花钱之前,先讨论一下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 在国内电影创作中,投资过亿的影片一定是大制作了。那么作为一个制片人,是什么原因让他决定要投入如此之大的资金呢?原因就是投资回报率。 影视游戏这种视听类…

    2015 年 2 月 2 日
  • 罗永浩弱爆了,他才是最成功的情怀商人

      Jamie Oliver大叔是著名的健康饮食倡导者和社会活动家,也是最富有的英国厨师,至于厨艺……who cares? 记得“粉红肉渣”事件吗?麦当劳等公司被指控用氨水处理过的牛肉做汉堡 Jamie Oliver正是这一事件的曝光者和重要推动者 英国妈妈们都爱Jamie Oliver。 电视上,一个外形阳光、唇红齿白的小…

    2015 年 2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