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变淡的?

作者:Amos

这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改变认知的答案,目前我的结论是:

随着成长,我们要的越来越多,但是能力的增长却越来越缓慢,甚至遇到瓶颈。于是就只能逐渐舍弃一些已经不那么重要的东西,将资源和空间释放出来,留给新的追求。

一个延伸的问题:一般而言,在追求友谊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信任与被信任、同一个思想层面的交流、有价值的信息、寻求帮助和支持、获得持续的善意与关心、有人愿意无故花时间在我身上、有共同追求的同盟,等等不一而足。

类似的结论我可以举出更多,但无疑我们明白这些追求绝不可能在同一个人身上实现,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对友谊的追求和判断也不相同。
归根结底,我们只是在追求这两样东西:

  1. 一个愿意满足我的人,我将这个意愿称为“亲密度
  2. 一个有能力满足我的人,我将这种能力称为“互惠度

根据上述结论,我们来对照一下真实的生活。

  • 在小的时候,由于活动范围有限,通常我们的好朋友都是隔壁邻居或者是同班同学。而之所以我们会成为好朋友,原因也很简单,两人一起玩比一个人有意思多了。这时我们要的不多,基本上有人愿意陪你而年龄又相仿就差不多满足了我们的需求,况且选择的余地也很小。
  • 随着升学,我们要的东西渐渐多了起来,要成绩、要竞争、要“大人的喜爱”。即使有无话不谈的朋友,但是由于要花时间学习准备下次考试,就不得不减少了彼此交流的机会。但假如我是个很聪明的小孩,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却能有着不错的成绩,或许就能够花更多的时间来维持这段情感。
  • 大学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一般来说,这前后是最容易遇上终身好友的时期。兴趣爱好基本定型,对未来的方向有了模糊的大致判断,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我们选择的余地已经变大了,可以开始对社交关系做出挑选和取舍,也明白了以前的朋友很大程度是因为选择范围的限制。但让我们不解的是,明明挑选朋友很慎重了,大家对彼此的关系也非常重视,几年之后,好朋友们之间的情感还是开始变淡了。

这时有人会得出结论:

大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交集变少,自然就变淡了。

这个结论不能说是错的,但其实再直白一点,相当于是在说:

我希望在这个领域做出一番成就来,你却无法为我提供必要的人脉、资源、知识和经验,而与你相处带来的愉快体验相比,我现在更想要的是在该领域的成就,这对我更为重要。所以我不得不将原本与你交往的时间和精力更多花在了追求成功所必要的条件上了。

试问,如此一来关系又如何不会变淡?那些被认为是由于道路不同而变淡的友谊,其实本质都是因为对方满足我的能力降低了,“互惠度”降低了。而大家的“亲密度”,本来就没有多少,换句话说,其实我们真正的友谊深厚的好朋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心理学告诉我们,成为好朋友可以是因为见面频繁、有相似的生活经历和背景、有着共同的信念,甚至可以因为对方长得好看、品德高尚、乐于助人。这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改变了,两个人的友谊就有可能受到挑战。更何况长大了的我们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清楚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开始尝试舍弃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东西,好让自己轻装上阵。
很多时候我们追求友谊,其实是为了友谊所带来的一些附加产物。当我们看到了这一点,也有了一些额外选项之后,追求利益最大化就变得无可厚非了。当然从本性来讲我们什么都想要,但就像小时候的玩具一样,假如我足够富有,能够拥有一间很大的房子摆得下我所有的物品,一件也不用丢弃时,留着它兴许什么时候我会想要拿出来把玩一下帮助我回忆过往。然而一线城市的房价一平米几万块钱,同样的付出我可以买最新的苹果产品取悦自己、买礼物送给领导争取高升、参加培训教育提升自己。
从这个层面来讲,也可以说是价值观毁了我们的友情

最后是我们自身的局限:

没有足够的能力、没有足够的时间、没有超群的智慧,让我们无法维护好所有的人际关系。

  • 能力

生物学家邓巴曾经有一个研究成果,结论是我们人类大脑皮层的能力上限是同时维护150人的社交关系。这就是著名的“邓巴数字”。此外,人群聚集的地方就会自然的形成阶级,资源会流向上层,这种不均等就是另一个著名而神奇的“二八定律”。
所以在资源不均等、自身有局限的前提下,我们会下意识地将所有的社会关系分为三六九等(心理距离同心圆),并用80%的时间和精力去与20%最重要的人们交往。此外,随着资源的流动、自身定位的改变,每个人的社交价值一直都在发生变化,新人会替换旧人,好朋友会替换老朋友,走着走着就有人不见了。
连狒狒都是这么干的。

  • 时间

被当做一种资源时,时间具有供给毫无弹性、无法蓄积、无法取代、无法失而复得的四大特性,有效的时间管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而确立个人的价值观,是时间管理的第一步。因为假如价值观不明确,你就很难知道什么对你最重要,当你价值观不明确,时间分配一定不好。
这是我们的第二个瓶颈,当一个人有很多的选择和更大的自由之后。他可以用同样的时间和老朋友叙旧,也可以宅家打游戏、看电影、去旅游、去运动。因为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当做出了选择之后,就无法再回去了。
很多时候,特别是现代社会,存在着如此巨量的取悦你我的玩物。当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规划,试图用本能做出选择时,真的很难想到要为朋友们做些什么。

  • 智慧

智慧是一种直指本心的穿透力,深远而悠长。当我们在面前摆放了太多选项的时候,你能在选择前看到后面的所有故事吗?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认清这个现实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课,我与这个世界上99%的人99.9%的基因是一模一样的。但同样是普通人,凭什么在各自作出选择后就没法愉快的做朋友了?因为我们都缺乏智慧,仅有的能力只能盯着眼前的目标而无暇旁顾。

这就是我的答案,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能力无法让自己肆意选择。我们不是蜘蛛侠,能力很小,只能对身边的人好。

好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变淡的?

(0)
上一篇 2015 年 1 月 14 日 上午 11:09
下一篇 2015 年 1 月 14 日 上午 11:21

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related_news" in C:\wwwroot\shibo\wp-content\themes\justnews_6.11.3\single.php on line 169

相关文章

  • 反正有益的小习惯永远不嫌多,那就再来 20 个建议

    作者:聂帅 逗逼类: 1. 坚持在公司大便,假设你一天大便10分钟,一年下来就会有40个小时的带薪大便时间,足足5个工作日呐,差不多有带薪假期一半那么长了。 2. 不要把自己的女朋友(老婆)的电话存在电话簿里,每次如果需要沟通就手动输入号码,这样的好处有两个:第一逼迫自己记住对方的号码,这样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随时记得不依赖电话簿,第二酒后给其他暧昧异性发消息或…

    2015 年 1 月 12 日
  • 世界知名漂移大师“砖叔”不幸身亡:系雪地摩托车事故

    北京时间1月3日消息,据海外媒体报道,世界知名漂移大师“砖叔”Ken Block在雪地摩托事故中丧生,终年55岁。 Ken Block,美国拉力赛车手、漂移大师、甩尾天王,因为姓氏Block可以翻译为“砖头”,所以中国车迷亲切地称他为“砖叔”。 砖叔的人生可谓相当传奇,早年间他是一名建筑绘图员,不过很快他便厌烦了这项工作,进而他发现自己对极限运动有着超高的热…

    2023 年 1 月 3 日
  • 辣过瘾,水煮出个酣畅淋漓!教你做水煮肉片

    辣是一种非常直接的味道,没有绕梁三日,没有回味悠长,就是毫不藏掖的霸道、直冲喉咙的浓烈,让人就算不爱也忽略不得。 辣,吃到舌尖微麻、嘶嘶吸气,冒了一层微微的汗,暖和又痛快! 爱吃鱼,可以做水煮鱼;爱吃肉,可以做水煮肉;不吃肉,还可以做水煮杏鲍菇、水煮千张;觉得材料太平淡,就来一个水煮牛蛙。简简单单的水煮,煮出辣上瘾的酣畅淋漓。 水煮肉片 by 璐稔 用料: …

    2015 年 1 月 14 日
  • 全系自然吸气 全新马自达CX-50申报:空间不再为短板

    在最新一批次的工信部汽车申报目录中,全新长安马自达CX-50正式亮相,该车定位于紧凑型SUV,将于今年上半年上市。 国产CX-50延续了海外版的设计风格,配备了家族化的前格栅,中网为点阵式造型,有效提升了车辆的精致感和时尚型,两侧头灯样式做了更新,更为狭长,大灯下方则是锐利的扰流孔,增强了车辆的运动性。 其长宽高分别为4785/1920/1638mm,轴距为…

    2023 年 1 月 12 日
  • 2015年最奇怪的十个面试问题?

    作者:vieplivee 1、如果你是空难中的幸存者你会怎么做? 俄勒冈州波特兰市Airbnb,著名的替代性住宿应用公司向应聘诚信安全调查员的求职者问出这样的问题。因为是在 Airbnb 面试,我第一个念头是:如果我是空难幸存者,晚上住哪儿?在没有身份证件、现金、信用卡的情况下,如果万一没有政府帮助(好比空难发生在一个异国他乡),我需要立刻搞掂当天的吃饭睡觉…

    2015 年 3 月 25 日
  • 原来朋友圈晒成交、晒对话、晒记录是这么弄出来的

    @烂店通缉令:卧槽!!!原来朋友圈那些晒成交、晒对话、晒记录是这么弄出来的。

    2015 年 3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