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怒,冯小刚导演!

一边是华谊兄弟出品的《奔跑吧兄弟》大电影狂卷票房3亿元,另一边是冯小刚怒喷综艺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将导致没有制片人会继续愿意投资一部严肃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电影”。作为华谊兄弟的股东及一号导演,冯小刚对综艺电影的炮轰亦可看做是对东家的直谏——矛盾岂止于冯小刚与华谊兄弟,整个行业的资本与创作人都在面临这一愈演愈烈的进化矛盾。

中国电影市场中绽开了这样的“奇葩”——综艺栏目被搬上银幕的制作周期不过一周时间,却能轻而易举地击败同期影片,拿下数亿票房,去年的《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甚至一度逼近同期上映的特效大片《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让传统电影人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大跌眼镜——现在看来,于冬除了震惊之外,更多的应该是扼腕——传统电影公司竟然错过了这样的合家欢电影。于是今年于冬紧紧抓住了《爸爸去哪儿》这个综艺IP,将在春节档发行上一季爸爸们主演的《爸爸的假期》。当然,于冬还是坚持用电影制作的工艺手法和方式来完成这部电影作品——但无法否认的是,综艺IP的外观仍然是产品的核心特征,即便最终于冬版的《爸爸的假期》在票房上能赢过同期的第二季《爸爸去哪儿》大电影,也无法说就是传统电影的胜利。

时光网4日发表了《韩国人为什么不拍”跑男”电影?》,里面提到了《爸爸去哪儿》与《奔跑吧兄弟》的综艺原产国韩国却没有把这两个超强IP搬上大银幕,其原因在于“韩国的电影人还是遵从电影的操作手法,在有限的资金投入下,韩国一年制作的电影有几十部,相对已经饱和,而且影院每周都有大量优秀作品上映,烂电影根本没有竞争力”。凤凰娱乐5日也提到了类似的评论,“好莱坞知名影评人托姆-格伊尔便坦言综艺大电影是中国独创,这种类型的电影,将电影和综艺节目混为一谈进行制作,在电影产业成熟的好莱坞是绝对不会去触碰的。”

“奇葩”能够出现的历史背景:多次被“ 中断”与“颠覆”的中国电影美学

国外的经验有其本国电影历史演进路径的逻辑必然,韩国电影自90年代光头运动开始后,其创作人和制作人在面对好莱坞的激烈竞争与国内利好的产业和创作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完成了令全世界瞩目的产业腾飞和创作上的空前繁荣——从很大程度上而言,韩国电影产业与好莱坞有诸多相似之处,创作自由、资本活跃、竞争激烈。

好莱坞就更是如此了,而且其历史更为绵延,在其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没有任何的历史事件中断过美国电影的进化。不管是近邻韩国,还是产业之王好莱坞,两国的当代观众都接受了相对完整和相似的电影“教育”,能看到繁荣多元的创作,而这些创作又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精品。

而中国电影在电影美学的演进上遭遇过历史事件的多次打断,最近一次80年代末的类型片创作浪潮被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一次历史进程意外中断,导致了90年代的中国电影低点,而新世纪初的产业化突变,又几乎颠覆了早前第五代导演狂飙突进的电影美学浪潮,于是新世纪初开始的中国电影几乎是从废墟上重建起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新世纪初第一个十年国产大片再烂也能有大卖的奇怪现象——影像美学的经验缺失和对高感官刺激影像的渴望托起了国产大片的“黄金时代”。

进入第二个十年,移动互联网将视频延展到了各种新的屏幕之上,屏幕美学颠覆了银幕美学,这已是人人皆可见的不争事实。无论是冯小刚炮轰的综艺电影,还是短视频迁徙大银幕的票房狂潮(《老男孩》《十万个冷笑话》以及即将上映的《万万没想到》),都是网生代屏幕美学的一种反映——他们接受的电影教育是被割裂过的断代史,因此他们才会全盘接受反传统银幕美学的“颠覆”。

难道要去责怪电影观众吗?他们在废墟上出生,这就是历史被多次切断的结果。而资本迎合电影观众,无非也是市场需求的必然导向,连华谊兄弟这样的专业电影制作公司都“投诚”了,于冬这位综艺电影的批评者也曲线地推波助澜了综艺IP的电影化,产业的趋势已然不可逆,至于是否圈钱,则是一个伪命题——电影产业化,不就是要用电影圈钱吗?

银幕传统不可刻舟求剑,影院消失也不是不可能

冯小刚的怒气和整个行业的担忧,其症结还在于,银幕就该有其匹配的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准——但谁说银幕就一定要传统电影工艺和传统电影美学才配得上呢?

电影工艺和美学的发展在二十世纪经历过多次的变革,以好莱坞为例,二十世纪中叶面对电视的冲击,好莱坞通过宽银幕、环绕立体声的技术变革改变了电影影像的美学,在商业模式上和叙事方法上都进行了更迭;同期欧洲的法国也掀起了新浪潮的电影美学运动,在创作的理念和方法上完成了革新。

历史是在不断变化和演进的,没有静止不动的“传统电影”,当然也就没有必须的大银幕规则。

放映机制造商巴可正在开发一款新的投影产品叫Escape,打破传统银幕一面墙的视界,在两侧拓展出新的观影视域,意味着在拍摄方法上也将打破“平面”摄影的方式,完成完全不同于传统银幕的视觉体验;

VR技术的先锋代表Oculus Rift正在创造一种全新的观影方式,用VR全视域的方式“欺骗”你的神经和大脑,让你完全沉浸和融进电影场景内,在刚刚结束的圣丹斯电影节上已成功试映专此设备的短片《迷失》(Lost)。

前者在让银幕进化,而后者在让银幕消失,大银幕的定义正在改变,那么与大银幕匹配的电影定义也必将发生颠覆式的创新,很有可能因为视界的彻底变革,电影美学和整个商业模式都将进化到新一代。

而在这个必然的进化进程中,中国电影观众对综艺栏目搬上银幕的热衷不过只是一段历史进程中的插曲,只是汇入大江大海的一小段支流。

对于屏幕美学而言,影院的银幕只是消费的场景,而随着观影新技术的不断进化,屏幕美学必然将再次面临更替,而与之相随的消费场景都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影院消失不是不可能,进化史就是一个新物种的出现伴随一个旧物种的消亡,不变的是观众对好故事的渴望,至于好故事是通过什么技术实现、通过什么讲述方式承载,则需要历史地看待,不能刻舟求剑。

息怒,冯小刚导演!

(0)
上一篇 2015 年 2 月 7 日 下午 6:42
下一篇 2015 年 2 月 7 日 下午 7:01

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related_news" in D:\wwwroot\shibo\wp-content\themes\justnews_6.11.3\single.php on line 169

相关文章

  • 能抄底了?一汽奥迪补贴经销商清库存 明星车型降价近10万

    随着国六B排放标准即将于7月1日全面执行,之前库存的国六A车型,将无法正常登记上牌,各品牌车企的车辆库存压力陡增,豪华品牌中的奥迪甚至开始降价10万元促销。 3月27日,第一财经消息,一汽奥迪在今年3月份对经销商推出了长库龄车辆销售支持政策。 一汽奥迪发给经销商的一份通知显示,为加快长库龄车销售,现推出长库龄车辆销售支持政策,针对国产燃油车全系车型(不区分新…

    2023 年 3 月 28 日
  • 非典型大厂新势力:隐秘角落里的广汽埃安

    广汽埃安已经成为广汽集团的中坚力量,这是大厂新势力在集团中少有的、已经实现如此重要地位的典型。 近日,广汽集团发布的产销快讯显示,4月,广汽埃安销量4.1万辆,不但超过了广汽旗下同为自主板块的广汽传祺,也超越了旗下合资板块广汽本田的销量,在整个广汽集团中,体量仅次于广汽丰田。 图源:广汽集团公告 4月广汽集团旗下五款月销过万的车型中,埃安就独占两款,分别为A…

    2023 年 5 月 18 日
  • 55℃杯真相 真品用三水醋酸钠等廉价材料?

    不管热水还是冷水,放进55℃杯里就能瞬间变成55℃?对不起,没那么神奇。那么,55℃杯是个骗局?也不对。55℃杯确确实实能起到快速降温并储热的作 用。倒入一杯100摄氏度的沸水,一分钟内的确能降到55℃左右,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温。为什么市面上有不少人买了之后有诸多吐槽,还检出了三水醋酸钠等廉 价材料?只能说,在这个擅长盗版的时代,你毫无悬念地买到了假货。 55…

    2015 年 1 月 14 日
  • 北京网约车新政正式征求意见:须为“京人京车”

    北京网约车新政正式征求意见,对于车辆和人员有了明确限制,须为京人京车。网约车车辆应符合载客运输服务的基本条件。须是本市车辆号牌的5座三厢小客车或7座乘用车,车身张贴网约车专用标识。车辆经营权期限自车辆注册登记之日起最长不超过8年(或行驶里程达到60万千米时),车辆经营权不得擅自转让。 网约车驾驶员应符合网约车驾驶员资质条件。须为本市户籍、取得本市核发的驾驶证…

    2016 年 10 月 8 日
  • 近7亿元网络红包席卷除夕夜 网民不看春晚看手机

    如火如荼的红包大战在除夕夜迎来最后决战。微信、支付宝、手机QQ、新浪微博、陌陌等各平台发放一波又波红包,投放总金额接近7亿元人民币。不少网友直呼“网络红包漫天飞”、“雨点一样的红包”,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只顾着拆红包,甚至忽略了一年一次的春晚。 专家表示,平台豪掷数亿元抢用户、搞营销,将带来千万用户增长,“拉拢用户”成本不算高。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在除夕夜这个…

    2015 年 2 月 19 日
  • 冬天一到:电动车又成你爹了

    这个冬天,瑞士的“电动爹”很可能要被禁止上路了。 事情是这样的。据《每日电讯报》报道称,瑞士官员已经起草了一项限制电力使用的提案,以防该国出现能源短缺。其中一项关于电动汽车的禁令称,“私人使用电动汽车只允许用于绝对必要的旅行(例如,上班、购物、看病等)”——俗称,“非必要”不开电动车。 不过,瑞士的这项“电动汽车禁令”还处于草案阶段。即便是冬天的电力短缺加剧…

    2022 年 12 月 1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