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BBA在中国卖不动电车

最近,一则“买奔驰EQC遭特斯拉销售嘲笑”的短视频在网上走红。一位奔驰EQC车主表示,自己接到了特斯拉销售的电话,在告知自己已经购买了奔驰EQC后,换来了对方的“冷笑嘲讽”。

而在视频的评论区,不少网友非但没有指责这位销售的态度,还一起加入了嘲讽的队列之中。

为什么BBA在中国卖不动电车

图源:抖音用户@皮皮哥的吃吃喝喝

虽说买什么车完全是个人喜好,真没必要“嘲讽”。但这背后反映出,BBA(奔驰、宝马、奥迪)在中国的电动化道路,走得确实都不怎么样。

就拿奔驰来说,EQA/B/C三款车的月销量基本都不过1000辆。今年9月,有统计数据显示,这三款车型的月销量分别为277辆、213辆、235辆。而售价更高的EQS单月销量甚至会不足100辆。

就连这样不堪的销量,都是建立在多达30万元的终端优惠上。指导价49.19万元起的EQC目前的终端优惠在10-18万元不等,而EQS的终端优惠此前被曝出最多能有30万元左右。

同时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在于,奥纬咨询的报告显示,2020年生产一辆电动车的成本平均要比燃油车高45%,即便到了2030年,预计也会高出9%左右。

AlixPartners发布的2022年全球汽车展望中也有数据表明,目前在美国每辆燃油车的平均原材料成本为3662美元,而电动车的平均原材料成本为8255美元,高出两倍以上。

为什么BBA在中国卖不动电车

图源:奥纬咨询

也就是说,原来那套成熟的成本计算公式也已经失灵了。如果想要保证同样的利润率,电动车需要卖得比同级别燃油车更贵。

但目前来看,奔驰的电动车无论是指导价还是终端价格,基本都与目前同品牌同级别的燃油车差不多,甚至还会出现比同级燃油车更便宜的情况。

并非只有奔驰这样,另外两家宝马与奥迪,基本上处境也差不多。

油改电、智能化这些问题都是老生常谈,但事实上,问题其实也并不都出在产品力上。

品驾曾试驾过宝马iX、奔驰EQS等BBA的高端电动车。它们都不是油改电,辅助驾驶的使用体验也还不错,智能化虽然比不上新势力那么强,但拥有CarPlay也能满足不少用户的使用需求。而驾驶感受上,BBA的车更是能让人明白什么才是“姜还是老的辣”。

不过,这些车都是过于高端的进口车型,即便是相对比较便宜的宝马iX也要70万元左右。而相对较为便宜的车型,产品力又不足。BBA如果能够做到降维打击,那或许还有胜算,但BBA在燃油车时代的产品模式,导致它很难“降维打击”。

降维打击的前提,是有更高端的技术出现。目前BBA的技术领先性体现还不明显——最少从普通消费者端看起来。

网上经常流传着这样的段子:相亲对象看不上我的奥迪R8,说它不如保时捷。

虽然这种段子可信度不高,但人们觉得保时捷更高级的原因在于,保时捷最便宜的车型落地也要超过60万元左右,而奥迪就算有200万元的车,绝大多数人日常看到的,多数也都是不超过50万元的国产奥迪车型。

产品战线很长,是BBA的特征之一。战线很长,就要考虑电动产品序列在阵营里的定位,考虑让其不冲击到本来销量已经跑得很好的油车。

以MLB(MLB evo)平台车型为例,它能覆盖大众集团的多个品牌,涵盖了从最高端的宾利添越、兰博基尼URUS到豪华品牌的保时捷Macan、卡宴,再到奥迪、大众的多款车型。

时常也会有XX是换壳XX这种争议话题。但通过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各方面配置上的调整,甚至是同款发动机的不同调校,车企可以得心应手地将不同车型分出“三六九等”。

在同一品牌下,甚至还能细分出不同等级的车型。例如,奥迪A6不仅有轿车版与旅行版(Avant、allroad),还有高性能的S6以及RS 6。性能上、配置上的巨大差异,甚至令人不会觉得A6和RS 6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但进入电动时代后,这套“刀法”就不好用了。

在奥迪目前的电动车当中,只有e-tron GT推出了RS版,e-tron推出S版。从海外售价来看,e-tron GT与RS版在海外的差价虽然也有近30万元左右,但两车差距非常小,不仅延续了燃油车时代,奥迪祖传的“扮猪吃老虎”外观(即高性能车型与普通版长得都差不多),在实际的性能参数上,两车零百加速的差距不到1秒钟。

为什么BBA在中国卖不动电车

e-tron GT 图源:奥迪

同样,奔驰的AMG EQS 53与EQS的顶配版也在指导价上有着20万元左右的差距,两车的性能差距也不大。甚至还有网友调侃,如果有了AMG EQS 63,是不是还有工程师手工缠绕签名的电机?可见,没了发动机、变速箱后,车企能下刀的地方明显变少了。

不仅是高端性能不好做了,普通的豪华车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以前说Q5是换壳途观还能反驳几句,那么现在同平台、尺寸几乎完全相同的Q5 e-tron与大众ID.6,说是换壳恐怕真不过分,甚至是ID.6的后鼓刹,都原封不动的“继承”到了Q5 e-tron上。

这就是BBA没办法降维打击的原因。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方面,BBA相对新势力来说,目前还看不到太多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但为了维持燃油时代留下的复杂产品线逻辑,BBA又不得不先将最好的技术放在最顶尖的车型上。而更加亲民的车型,就只配“油改电”。

如果说BBA在新能源领域有了更高端的技术,那么则可以完成技术的层层下放。也就是说,在更能走量的亲民款上,BBA总得落后新势力们一代,以保证自己的高端车型的差异化。

如果BBA能够做到在技术上领先其他品牌2-3代,那倒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他们目前都做不到。

新技术先给最高端的车型用,逻辑本身是没问题的,但问题又出现了:电动化的BBA,还能不能撑那个价格。

“万能”的比亚迪,则反映了目前市场上的一种情况。在网上,当我们去看一些豪华纯电车型甚至是纯电跑车的相关内容时,时常能看到这样的评论“零百三秒?那跟三十多万的比亚迪差不多,我为什么要买这个百万的车?”。基本上,如果拿零百加速当作对标的标准,比亚迪的车那还是比较“万能”的。

这种情况不光是在国内,国外也一样。在奥迪e-tron GT 发布后,就有外国网友做出了对比图。从零百加速来看,RS e-tron GT还不如价格只有自己一半不到的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

为什么BBA在中国卖不动电车

图源:网络

这样的现象,反映了电动化时代后的一大特征:纸面上的性能参数拉不开差距。发动机、变速箱的稳定性、平顺性等问题上,BBA的优势也都没了。这也是BBA需要“降维打击”的另一层原因,则是因为它们目前的电动化技术,撑不起BBA最高端的价格。

不过,在底盘调校上,BBA的电动车在媒体圈获得了不少好评,普遍认为开起来确实能感受出和新势力的差距所在。

性能确实不能只从零百加速一个角度去衡量。但遗憾的是,大多数消费者和开过不少车的汽车媒体人不同,特别是对于年轻消费者而言,如果没有开过太多车,其实一般人也没办法区分出底盘到底孰优孰劣,而在这个逐渐迈入“自动驾驶时代”的节点,驾控感受恐怕会越来越被忽视。同时,在互联网时代,驾控感受是目前最难直接传达给用户的,每个人也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只能亲自试驾后才能得出每个人的结论。

问题绕了一圈,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BBA的高端太贵,多数人买不起,低端产品力又太差,都上不了不少人的“候选名单”,就更别说去试驾了。

最后再说说,BBA的牌子,还值不值钱。当消费者彻底理解燃油车与电动车,是两个不同的产物后,能有这样理解的消费者越来越多,那么BBA在电动车领域的品牌价值就会越来越低。

只有他们能拿出一款在市场上独树一帜的爆款产品后,人们才会重新认识到,他们在电动车领域的存在感与品牌力。

 

出处:品玩网  作者:JimmyMa

(0)
上一篇 2020 年 1 月 25 日 上午 10:39
下一篇 2022 年 10 月 25 日 上午 10:27

Warning: Undefined array key "related_news" in C:\wwwroot\shibo\wp-content\themes\justnews_6.11.3\single.php on line 169

相关文章

  • 突然暴雷!世界第一辆量产太阳能汽车 黄了

    万万没想到,新能源车之光,刚亮就要灭了。 来自荷兰的太阳能汽车初创企业光年汽车(lighteryaer),刚刚暴雷,公司第一款车光年0号(lightyear 0)宣告夭折。 光年0号是全球首款能够量产的太阳能汽车。 去年6月,光年汽车发布这款车时,可以说是技惊四座。太阳能代替充电的概念,虽然不是新鲜事,但太阳能的确可以弥补纯电动车缺乏充电设施这一短板。 当然…

    2023 年 2 月 3 日
  • 特斯拉全新软件版本推送:动能回收优化、单踏板爱好者狂喜

    近日消息,特斯拉开始在国内推送2022.36.6软件版本,在该版本中,特斯拉针对多个部分进行了优化升级,其中最为重磅的当属针对动能回收做出的改动。 一、能量回收制动 当电池温度低或接近充满电时,能量回收制动受限。点击踏板和转向>开启能量,回收制动受限时启用制动。此设置会在松开加速踏板时实施常规制动,以模拟此类情况下的完全能量回收制动。 需要注意的是,能…

    2022 年 11 月 4 日
  • 形似比亚迪仰望U8 奇瑞捷途旅行者官图发布:保时捷前总监操刀

    2月27日,捷途汽车发布了旗下全新“硬派”SUV旅行者的官图,该车是T-1概念车的量产版,定位于中型SUV,其由前保时捷设计总监Hakan Saracoglu操刀,将于3月1日第二届“旅行+大会上正式亮相,并有望于4月开启预售。 新车与捷途大圣相同,均基于昆仑架构打造而来,与坦克300、福特Bronco、比亚迪仰望U8等新晋热门SUV相同,捷途T-X同样采用…

    2023 年 2 月 27 日
  • PHEV车型常压油箱如何吸附燃油蒸汽?比亚迪公布技术细节

    上周,国内车企两大巨头,长城和比亚迪彻底闹掰,长城汽车自费购车检测后,向有关部门举报比亚迪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 而今日,比亚迪在互动平台上向网友回应称,比亚迪自主研发了常压油箱的燃油蒸汽排放控制技术,即使车辆在EV模式下长时间使用,也会自动启动发动机,4分钟左右完成燃油蒸汽脱附,还能对车辆发电和发动机养护。 此外,比亚迪还公布了技术细…

    2023 年 5 月 29 日
  • 日产扛把子!新款轩逸/轩逸e-POWER官图发布:能救市吗?

    作为日产在国内市场的销量担当,轩逸是最不能“出事”的产品,近日,快科技从日产汽车官方获取了新款日产轩逸和轩逸e-POWER车型官图。 外观来看,新款轩逸采用了日产全新V-Motion家族设计语言,整体观感更加立体化,大尺寸前格栅内部辅以镀铬装饰填充,丰富视觉效果,此外,全新带远近光透镜式前大灯组,以及流水式LED转向灯,提升年轻气息。 但不得不说,新轩逸的前…

    2023 年 2 月 8 日
  • 轿跑一秒变皮卡!当科幻走进现实 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发布

    6月8日消息,就在今天,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迎来了国内首秀。据了解,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基于 PPE 纯电平台打造,官方将其定位为四门跨界轿跑。 据悉,奥迪activesphere概念车拥有可变离地间隙,尾部甚至还可以变身为开放式货厢,与我们理解中的轿跑有比较大的出入。 我们从奥迪官方了解到,这款概念车的长宽高分别为 4980/2…

    2023 年 6 月 8 日